6月11日 星期二 天氣:晴時多雲
我們和旅行社簽約的行程是明天才開始,由於航班抵達的時間很晚,因此我們決定提前一天出發,多出今天一天自由行的時間,正好讓我們有機會探索這座西北大城市。
昨晚二點左右才睡,一早為了要去參觀已預約的甘肅省博物館,六點多就起床,的確夠嗆。今天的行程從酒店的自助早餐開始,菜色豐富,有當地特色小吃雞蛋牛奶醪醩,還有現煮的蘭州牛肉拉麵,都不錯吃,吃飽飯體力也恢復了一些。
之後和幾位團員共乘計程車前往甘肅省博物館參觀,甘肅省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憑藉甘肅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隴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貴文化遺存,甘肅省博物館擁有得天獨厚的館藏資源。館藏珍貴歷史文物、自然標本8萬餘件(組),其中一級文物686件(組)(含國寶16件)、二級文物2606件(組)、三級文物48164件(組)。彙集了甘肅從遠古時期到近現代的大量文化珍寶,尤以新石器時代之冠的甘肅彩陶、漢代簡牘文書、漢唐絲綢之路珍品、佛教藝術萃寶、古生物化石等珍貴文物獨具特色。目前,向社會推出的展覽有《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彩陶》、《甘肅古生物化石》、《莊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展》、《紅色甘肅——走向1949》五個基本陳列,反映甘肅厚重的歷史文化。
一早博物館入口處就排起了長龍,要檢查預約登記,也要將隨身物品過X光機檢查,幸好旅行社提前幫我們預約了參觀時間,省下不少口舌。進入博物館後大家鳥獸散,因為每個人感興趣的文物不同,參觀的速度也不同,我和幾位團友決定逐層參觀,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錯過國寶-鳥踏飛燕的實物展出。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並沒有聘請解說員講解,也沒有租用講解器,但跟著其他有專業解說團體的腳步,也聽到不少寶貴的知識,當然未來如果有機會、有時間,這個博物館還是值得再次拜訪,屆時可以更深入的探索。
匆匆看完博物館後,已是中午時分,幾位跟我一起行動的夥伴,決定跟隨我的建議(來之前做了點功課),沿著黃河風景線往回走,順道拜訪小西湖、蘭州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像、中山橋、白塔山,再回酒店休息,傍晚再去逛正寧路夜市。
搭計程車去了小西湖,計程車停在一棟商場的天橋前讓我們下車自己走過去,由於天氣太熱了,大家都口乾舌燥,商場樓下有一個冷飲店,團友立刻提議先買杯冷飲降暑解渴,再繼續行程,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支持響應。
看高德地圖,明明小西湖就在對面,我們卻找不到可以進入的通道,還誤闖了小區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才找到小西湖的南門,從此進入小西湖公園。這裡原為明代肅王府園林,名為“西園”;1880年,總督楊昌俊由浙調甘,再次重建,為寓不忘鄉土之意,更名為“小西湖”;1984年,蘭州小西湖公園正式興建;1987年10月1日,蘭州小西湖公園建成開放。
小西湖公園側重突出江南園林風貌,開創“借景九洲,倚臨黃河,湖光山色,殿閣掩映”的景觀,既現北國地方風格,又效江南水鄉秀美。這裡原本是一片天然湖塘,方圓5里,有各種水鳥魚蝦,四周蘆葦宛若青紗帳,最美的時節屬荷花盛開時,人們便趁月色在此蕩舟賞月,故有蘭州古八景之一的“蓮池夜月”一說。我們在這裡悠遊一陣子,除了小橋流水,還近距離的欣賞到黑頭奇鶥飲水及戴勝跳舞的美妙身影,值回票價。
繞行小西湖一圈後,從東門離開,下一個目標蘭州水車園就近在咫尺,步行可達。剛出東門,團友就發現一挑著車厘子(櫻桃,粵語對cherries之音譯)和桑椹的婦女走過,立刻叫停了她,問清價格不貴,立刻買了一袋,大家當街吃了起來。
走到蘭州水車園,這兒東鄰“黃河鐵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灌漑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園內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遊樂區組成,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當水流自然衝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后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水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逛完水車園,大家飢腸轆轆,邊走邊找餐廳,我利用高德地圖找到一家蘭州牛肉拉麵餐廳,評價很高,就在白塔山纜車站旁邊,決定就是它了。
餐廳用餐得搭電梯上去,餐廳很大,也很乾淨,牆上掛著價目表,明碼標價,這個我喜歡。
本想吃點不一樣的,跟櫃檯小姐點了涼麵,結果她說沒有,只有牛肉麵,那就牛肉麵吧,一碗只要8元人民幣,真的很便宜。
大概已經過了中午尖峰時段,用餐的遊客很少,我們成為呱噪的一群,特別交待師傅不要辣,給了一碗蘿蔔牛骨清湯牛肉麵,湯頭沒有辣椒很鮮,卻是充滿花椒的麻感。
團員們用餐中
吃完牛肉拉麵後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中午太熱了,選擇避開艷陽,回酒店午休補眠。只有老符和我希望利用有限的時間,多逛幾處景點,究竟來一趟不容易,下次再來不知道會是哪年哪月?
出餐廳後就在旁邊的索道站買上山的單程票,搭索道前往白塔山頂,再走下來看白塔寺,以節省體力,避免中暑。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因為從山頂到山腳之間路途遙遠,指標不清且都不標示距離,而且很多路段十分陡峭。
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中心附近的黃河北岸,是蘭州市內的重要景點。白塔山以山頂的古老白塔著名,山間還有多座宮殿式的建築,都是很有年代的老建築,在建築周圍種植了很多樹木,在此登山鍛煉、攝影拍照都十分不錯。更重要的是,登上白塔山即可看到蘭州市區壯觀的全景,視野十分開闊。
下山走到黃河邊,邁過中山鐵橋(黃河鐵橋),回到黃河南側的巿區。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裏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設發生在20世紀初葉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窮的甘肅與西方人在自主、自願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設材料,包括一個鉚釘一根鐵條乃至建成后刷鐵橋用的油漆,都是在當時國內極其落後的運輸條件下從德國輾轉萬里運至蘭州的;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設是德、美兩國工程師、華洋工匠與甘肅各界通力合作的結晶;說它是創舉,是因為它的建成一舉結束了黃河上遊千百年來沒有永久性橋樑通行的歷史。
從這裡回到酒店之間還有一處景點,距離不遠,老符便陪我走到西關清真寺。西關清真寺的位置在一條非常寬大的馬路中間,馬路二側為來回的單向四線車道,中間則為綠帶和一座公車轉運站,我們站在馬路的一邊,有長長的圍籬,望著清真寺,卻不知怎麼過去。只好去問交警,交警讓我們走地下道去馬路中間的公車轉運站,再從那兒過馬路去清真寺,繞了好大一圈。
要去西關清真寺得先走地下道
西關清真寺創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代重建。在文革中全部拆毀。1990年在原址重建。西關清真寺原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宏偉的大門、幫克樓、禮拜大殿均為飛檐翹角,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革中全部拆毀。1990年重建的清真寺,禮拜大殿可容納3000多人,為阿拉伯風格的白色建築。我們到訪時禮拜大殿並沒有開放參觀,禮拜大殿外則有穆斯林正在打掃庭院,我們就繞著寺院四周隨意看看,拍攝幾張照片。
之後打車回酒店休息。洗澡洗衣服休息一下,老符和我便前往正寧路夜市逛逛。正寧路小吃夜市距離我們下榻的酒店只有咫尺之遙,但佔據了整整一條街,幾百米的巷子總是熱熱鬧鬧,人聲鼎沸,煙火氣息十足的街道可謂吃客雲集。夏日夜晚點上各式風味佳餚,在露天的座位上吹著晚風,慢慢享用美食,看著街邊的熙熙攘攘,好不愜意,繁榮的蘭州夜市有著別樣的風采。
我們在這裡吃了涼皮、雞蛋牛奶醪糟就差不多飽了,看到街尾有三輪車賣哈密瓜、白蘭瓜,又心動起來,問老闆瓜甜不甜?老闆直接拿了二片白蘭瓜給我們,並說你們先吃,不甜不要錢!真的很甜。
21:00左右回酒店休息,明天要正式開始大環線的行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