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9:00出發,要前往嘉裕關,385公里,車程5小時,中途會在瓜州休息吃瓜,另外有請導遊幫忙訂團餐,在玉門吃飯。
9:30加油上廁所,乾淨無味。
9:45上連霍高速公路前,公安上車檢查安全帶,11:00左右抵達瓜州休息站,站內除了可以上廁所外,還有免費請吃西瓜、西北蜜(哈密瓜)、白蘭瓜,都很甜,無限試吃都免費,還有試吃駱駝奶、鎖陽茶、本地產的大棗小棗、果乾、點心,當然也希望遊客覺得好吃之餘,也能順手買點土特產帶回家。這個策略是成功的,只見團員們大包小包收穫豐盛。我也買了二個白蘭瓜,準備帶去餐廳請團員吃。
11:20繼續上路,導遊買了二袋沙棗餅請團員吃,一人一個,這沙棗餅酥酥脆脆,內餡微甜帶點酸,口感像棗泥,非常好吃。另外還買了西瓜,要帶到餐廳切開分享團員(與我買瓜的意圖相同,我買的瓜就改明天吃吧)。
接下來的路程,已不見黃土及沙塵,公路二旁都是綠油油的一片農作物,還有高大筆直的白樺樹林。
13:11下赤金休息站,在遊客接待中心用餐,菜色是:土雞墊捲子、農家大碗燉肉、鮮排燉玉米、農家窩窩頭、家常豆腐、一品糯米飯、乾鍋菜花、田園春色、餐標40元。飯後曹導切了西瓜請大家吃。
14:00繼續趕路,15:55下高速公路,又是黃沙滾滾的荒漠。15:20抵達酒店,安排房間,提行李進房。16:00集合再出發,前往嘉裕關。酒店房間是比較大、比較新的,有體重計但仍無法使用,房間有智能助理「小杜」,開關窗簾、電視、空調、電燈...等,動嘴就好。酒店旁就是華府美食街,用餐購物很方便。
辦妥入住手續後就出發前往嘉裕關,嘉裕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跨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佈,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
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公尺,面積2.5萬平方公尺,城高10.7公尺,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以99999塊磚包牆。東西城垣開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均築瓮城。嘉峪關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是長城眾多關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相傳,在明代弘治年間,有兵備道(古代官名)李端澄負責修建嘉峪關。當時的嘉峪關是天蒼蒼,野茫茫,前看戈壁灘、後看鬼門關的地方。要在這樣一個不毛之地建一座關城,再加上建築材料的奇缺,難度是非常大的。負責建關的李端澄,招募了全國數百名能工巧匠讓大家獻計獻策。
有一位聰明的建築師易開占,提出要想節省材料必須先繪出整個關城的圖樣,根據圖樣製作出小模型,然後再按比例放大,就會精確計算出全部用料。
易開占經過運算,算出關城全部用磚共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負責修建關城的官員,如數給易開占運來了這麼多磚。
他當即說道:「好,你說多少就是多少,我一塊不少的給你,若是到時候多一塊少一塊我定當饒不了你,我必定稟報上級砍了你的頭,你的這群工匠們就等著被罰去邊疆做苦役把。
到了竣工那天,工匠們都欣喜萬分,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這座雄偉的建築終於完工了。可此時,一名工匠卻捧著一塊剩餘的磚交到易開占手中,這可嚇得眾人滿頭大汗。
這時監事工頭也聞訊趕來,要將這易開占拉下去砍頭。只見易開占從容的拿著磚頭走向城頭閣樓處,大聲的說道;「此乃定城磚,若無此磚,此關不保!」而那工頭也只好灰溜溜的離開。
一塊磚的傳說有不少版本,定城磚的說法也比較流行。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是對我國古代工匠智慧的讚美與肯定。一塊磚的傳說,給雄偉壯麗的嘉峪關增添了些許神秘的色彩。(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m2mj5b.html)
我們依序參觀了甕城、內城、城上、城外,感嘆古人設計的巧思、建造之堅固,防御之嚴密,感動不已。
之後返回,搭乘電瓶車前往出口,步行到停車場搭車回酒店。
晚上和幾位團友前往酒店斜對面的南魚北羊餐廳用餐,老闆推薦188元的套餐,有一盤烤魚、一個羊肉火鍋、一盤滷味,不夠可以再加,我們欣然接受。果然火鍋湯鮮味美,相當不錯,烤魚的微辣對我們來說還是太辣了點,彭先生夫人直接放棄,我則包辦魚頭魚尾,吃得十分飽足。
回酒店洗澡,然後拿衣物到酒店7樓的洗衣房(有2台洗衣機、1台烘乾機)去洗,酒店不貼心的地方是一個房間只給一張房卡,房間要插卡才能取電,電梯也要刷房卡才能用,室友在房內盥洗,我只好爬樓梯上下7樓的洗衣房。累!倒是為了晾衣服,打電話請櫃檯送幾個衣架到房間來,沒想到電話通知開門,打開房門是一台機器人送來了衣架,頗為新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